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赵志皋、周咏的推荐颇有说法。赵志皋毕竟出身心学派,虽然自从他儿子那件事之后,他便实际上跟着高务实的指挥棒在做事了,但“学历”上没人能否定他心学派的出身。
然而在举荐继任者这件事上,现在他肯定也不敢举荐心学派的人了,可是若直接举荐实学派的人也不行,今后会被太多人指着脊梁骨开骂,因此他只能举荐于慎行这个中立派,把自己将来多半还是跑不了的骂名从“悖逆”改为“奸猾”。
至于于慎行礼部尚书出缺之后的继任者,他没有指名道姓,只说左侍郎递补——好一个递补啊,合情合理之极,可问题在于礼部左侍郎是谁?是方从哲,那是高务实的门生!
周咏这边更不必说了,宋应昌接他的位置名正言顺,因为他自己就是从兵部尚书入阁的,而且多年来也一直主管兵事。可宋应昌又是什么人呢?很神奇,他本是心学派出身,年轻时还在科长位置上(六科都给事中)非议高拱力主的俺答封贡。
按理说,质疑当时权倾天下的高拱,应该是没有好果子吃了吧?但并没有,高拱当时兼任吏部尚书,调来宋应昌的履历和考课一看,发现这小子在出任科道之前,在绛州知州任上干得不错,因此并不追究他“胡说八道”的责任,反而外放济南知府重用去了——济南乃山东省会,属于比较容易出成绩的位置,所以这还真是重用。
之后宋应昌历任多职,这倒不必细说,总之到援朝之战,他作为领兵文臣出征,之后随着战事推进,高务实亲自率军抵达朝鲜,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正是在这期间,他被高务实折服,认定高务实才是大明朝最能实心任事的大臣,从此投入高务实门下,再无二话,甚至不惜顶着一批心学派官员骂他卖友求荣也“死不悔改”。
高务实也对得起他的投效,凯旋之后不久,便将周咏空出的兵部尚书位置举荐,朱翊钧也无异议,如是至今。所以简单的说,宋应昌一个出身心学派的浙江人,现在已然是实学派铁杆。
至于周咏说兵部尚书出缺也如礼部一般,该由左侍郎递补。其实这其中的事也和方从哲一般——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如今正是萧良有。
其实萧良有原本做过工部尚书,但去年淮河泛滥,决堤数处,淹了两个县,因此承担了领导责任,从工部尚书转任兵部左侍郎,算是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