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学以外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数学年刊》)在国际数学界的分量,毕竟真正关注前沿数学发展的人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多。人们更关心可以看到的科学发展。
比如脑机、比如人工智慧、比如自动驾驶..
所以对于大众来说,《自然》、《科学》这样的期刊,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如果看这些期刊的刊文量,就能知道在四大顶刊上发文难度有多高
去年《数学年刊》上收录的论文仅有34篇,而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有1017篇,《科学》上收录的论文则有815篇。而且去年还是Ann.Math收录论文较多的一年,少的时候一年也就收录不到十篇论文。
知名度大,录取论文少,筛选工作自然很麻烦。
洛特·杜根作为主编很清楚,投稿的论文半年内送审已经算快的。如果再加上一些意外因素,比如编辑放假,原定审稿人突然爆雷,或者跑路,
以及版面设计等等问题,会进一步拖长审稿时间。
有些时候,数学家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尽快发表,往往就会在投稿的同时给他发一封邮件,希望能得到特殊的照顾。尤其是临近数学家大会年的时候,他经常都会收到类似的邮件。因为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要颁发菲尔兹奖、奈望林纳奖、高斯奖、陈省身奖...
论文是否能及时在权威杂志上发表,有时候确实会影响到奖项的归属。
虽然有些数学家对自己的论文很有自信,会提前发表在诸如ArXiver这样的预发表网站上,提前接受同行评议,但问题是大家都知道,ArXiv并不具备权威性,奖项评审委员会的大佬们不可能盯著预发表网站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