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这个「缺」还不一定是「实缺」,不是说你花了银子就能走马上任了——这样的职位当然也有,比如说京官,这吏部就能定了,吏部、兵部铨选的时候打点一笔,也许就有了。可大部分的地方官职并不是吏部、兵部可以独自决定的。而是吏部、兵部铨选后发地方候缺。
也就是说,花了钱后还是一个候补官,得到地方上去找督抚再买实缺......花两遍银子不算,还得花时间慢慢等。因为对汉官来说,总是官多缺少。
所以一个文进士从高中到当上一个实缺知县,等个十年八年也不稀奇。
而在这十年八年中......他还得在候缺的督抚衙门里当白差!所谓白差,就是白当差,不拿钱!
清朝的汉官都是拿到实缺后才开始算俸禄的!
没有实缺,就一文钱没有!
没有钱拿,但你还得白当差——督抚衙门里杂活可多了!因为清朝督抚衙门里面有编制的正式官员很少,如果不算标兵军官的话,就只有一个!
总督或巡抚!
这可是相当于省政府的衙门!一个官怎么管?所以通常清朝的督抚都得给自己配上一大群的师爷、随从、家人,依靠他们去管衙门里的事儿。但这些人都是要花钱雇的......这督抚要是个大贪官还好,万一遇上个清官呢?就那么点俸禄和养廉,能雇多少绍兴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