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百味消融小釜中?(上) (第3/6页)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二陛下这才打消了怒气。
看着眼前这位丰神俊朗的三皇子,房俊心里很是一番感慨。
其实,李恪并不是没有机会染指至高无上的皇权,他也曾无限的接近那个座位。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十七年(643年),因齐王李佑谋反案犯纥干承基的反咬,揪出了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太宗许诺魏王李泰立其为太子,但因长孙无忌坚持请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太宗亲自审问李承乾,李承乾指控李泰谋储,太宗于是幽禁李泰于将作监,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不久之后,太宗怀疑晋王李治仁弱,便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稚奴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长孙无忌坚持抗争,认为不可以。
太宗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
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
太宗这才打消了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