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天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实战中,确保指挥中心与无人机之间稳定、高效的通信至关重要。虽然增加自适应调整机制会带来成本上升,但与可能在战场上遭受的损失相比,这些投入是值得的。
我们更倾向于采用能够最大程度保障作战能力的方案,只要成本增加在合理范围内,就不应成为阻碍技术应用的因素。”
吴浩认真听完各方观点,沉思片刻后回应道:“各位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从研发角度出发,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智能通信协议中融入自适应调整机制。在硬件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采用集成度更高的芯片,尽量控制因功能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
在软件层面,我们的研发团队已经在研究更加智能、高效的算法,能够在不显著增加计算资源消耗的前提下,实现备用频段切换和编码方式调整的快速响应。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
我们有信心在保障抗干扰性能提升的同时,将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为军方提供既先进又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听到吴浩的话,现场众人都点了点头,一位从事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学者微微颔首,接过话茬:“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决策模块的自主性引发了一些思考。虽然它能依据多模态数据做出决策,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面临可能导致平民伤亡的复杂场景,如何确保决策符合人道主义原则?是否需要设置人工干预的紧急制动机制,以便在关键时刻人为介入,纠正可能出现的非人道决策?这不仅关乎技术,更涉及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考量。”
一位国际法专家神色凝重,率先发表意见:“学者提出的问题十分关键。在现代战争中,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我国军队始终坚守的底线。从法律角度讲,一旦因人工智能决策导致平民伤亡,且被认定违反人道主义法,国家将面临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甚至可能陷入法律纠纷。所以,设置人工干预的紧急制动机制是必要的,这是确保战争行为合法合规的一道‘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