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公非辅,乃摄也(七)阅兵 (第2/7页)
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京华军工当初耗时数载研发的秘术,看似简单却融合了多种工艺与考量,没有足够的科技与生产能力根本无从复制。如今参与阅兵行进的五千步兵,肩上扛着的五千柄燧发步枪刀刺如林,映得观礼台上一众蒙古贵酋眯起了眼。
随着第一声号炮轰鸣,这支步兵方阵踏入校场。万历三式燧发步枪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冷光,刺刀如林般指向天际。每个士兵腰间斜挎的牛皮弹药盒里,整齐码放着五十发定装纸壳弹——这是步兵弹药的半个基数。
按照禁卫军操典,步兵临战身携半个基数弹药,另一半根据战况由指挥将领决定何时补发。当补发令下达,由辎重兵分发,步兵到指定地点依次领取。
“此乃新近研发成功,暂时还只装备了禁卫军的万历三式燧发步枪,”高务实向身边的顺义王把汉那吉解说道,“枪管内刻有六条膛线,最大射程三百步,有效射程两百步。”他特意加重语气,“与贵部过去所见的别国火绳枪不同,此枪无需火绳,风雨无阻。”
把汉那吉眯起眼,注意到士兵们的弹药盒上刻着“京”字铭文:“小王略有耳闻,听说这批新式步枪又改进了击发装置,激发率达到八成以上?”
“正是。”高务实也不去问他如何得知——大明与土默特“水乳交融”三十余载,有些不涉高度机密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完全保密,于是点头,“不止击发装置,几乎全枪都有改进,包括膛线、火药、枪身强度等,如今每发弹丸重三钱,虽然有效射程进步有限,但穿透力却比过去强了不少。”
把汉那吉神色一凛:“如此说来,当可破得重甲了……似这般制械技巧,当真是神乎其技啊。”
高务实笑了笑,并未答话,只有他最清楚这些进步是何等来之不易。工业或者说手工业的进步绝非只是某一项窗户纸被捅破就能无限提升的,随着穿越早期的“窗户纸技术红利”吃得差不多,现如今要继续提高已经越来越困难。
套用木桶理论来说,现在某项技术的进步背后,往往是多项技术突破的合力,只有把所有的短板全面加长,才能装更多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