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侯赛因阿里道:“我在欧洲游历时曾经听到传闻,说教宗陛下试图与大明达成盟约,而大明负责此项事务的大臣正是这位首相……不过,近来我又听说大明的皇帝陛下去世了,新帝则十分年幼,于是这位首相成了摄政,不知是真是假。”
“两件事都是真的,”阿拉威尔迪汗道,“教宗陛下与沙阿陛下也有联系,双方都约定了要对付奥斯曼人。至于大明,首相摄政似乎也不是什么新奇之事,只不过……”不过什么,他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使团并没有进入水晶楼参观,反而继续在街上“游荡”。在经过一处铁匠铺时,炉火映红了突厥工匠的脸,而他正在锻造的却是明军制式的炮架零件之一,而非弯刀或者农具。
阿拉威尔迪汗使了个眼色,早有使团通译上前与之攀谈。
“这些铁活儿,”工匠用生硬的波斯语说道,“按明军给的图纸来打,每个孔距要求分毫不差——做好了手里这些活,能换两石麦种。”他指向墙角的货架,上面还摆着一些已经完成的改良马蹬。
阿拉威尔迪汗并不端架子,亲自上前查看,不多时便露出了凝重之色——这些马镫使用的铸铁材质上佳,但却比波斯的同类产品轻巧三成。
马镫本就不重,轻巧三成也不算什么大事,但阿拉威尔迪汗却不得不产生联想:如果明军的盔甲、马铠之类也比波斯同类产品轻巧三成,却又坚固不减,那可就……
夕阳给未完工的城墙镀上金边时,使团终于返回了驻地。阿拉威尔迪汗注意到,城门门楣的青铜门环尚未刻完,粗糙的坯件上隐约可见齿轮与麦穗的雏形——这是高务实推行的“实学徽记”。
使团简单用过晚餐,几乎不曾休息,便再次前去临时的总督衙门拜见李廷机。李廷机似乎也是刚刚赶回,而且在接待他们之前赶紧洗了个澡——阿拉威尔迪汗知道这是明朝上流人士的礼仪(沐浴更衣),倒也不曾抱怨久等。
“贵国在安集延的建设,”他对刚刚落座的李廷机道,“就像刚淬火的铁器,还带着锻打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