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靖王看向陈迹,饶有兴致的笑着问道:“怎么,连自己父亲都认不出来了?”
陈迹迟疑。
正当他思虑该如何回答时,却听姚老头对陈礼钦冷笑道:“你陈府将陈迹送来我这里当学徒,逢年过节见不到一份礼。如今连学银都一拖再拖,紧紧巴巴的,他不想认你,也很正常。伱们这些文人天天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父不慈,子自然不用孝。”
陈迹听到自家师父开口,突然诧异转头看向师父。
医馆里,陈礼钦怔了一下:“姚太医莫要乱说,我送陈迹来医馆时便交代过下人,每月学银务必按时送到,逢年过节还要给您略备薄礼,陈家书礼传家,不会不懂这些规矩。”
姚老头淡淡道:“哦,那是我撒谎喽?反正我是没怎么见过你陈家的礼。而且,你陈家那么富庶,为何你们每月只给陈迹三百文钱,真真配不上你陈家的身份。要不这样以后也不需要陈家再交学银了,我收陈迹为‘儿徒’,以后我管他衣食住行,他给我养老送终。”
张拙双手拢在官袍袖子里,听到‘三百文’时,疑惑看向陈礼钦。
单单陈礼钦官服胸背袍上的补子,价值恐怕都要百倍于‘三百文’。
宁朝官员补子是朝廷赠发的,但许多官员嫌朝廷发的补子不够精致鲜亮,便会请绣工重新用金银彩线重新绣制,甚至渐渐形成了一种‘补子消费’的潮流。
一块补子三十两白银,给自己儿子却只给每月三百文,父子之间怕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