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一通改变认知的电话(下) (第6/7页)
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了大概有二十来分钟,薛松果然在微信上直接发了好几份文件。
乔喻用电脑——接收。PDF阅读器刚刚已经下好了,乔喻随手点开一篇论文仔细翻了一遍,然后开始自行剖析这篇文章结构。重点大概就分六个部分,引言、背景、方法、结果、讨论以及最后的结论。
逻辑性还是很强的,行文也很清晰。
随后乔喻又翻开了关于论文格式讲解的文章。嗯,写个论文还分什么APA、MLA两种格式,美国人果然很无聊。好在已经规定好了,自然方向学科只需要研究APA格式就够了。然后突然觉得写论文似乎很简单。
因为格式标准对于标题、行间距、边距、段落格式以及论文、参考文献引用都有特定的要求。所以只需要把这些标准牢牢背下来,然后在写的过程中按照格式里规定的要求来就行。乔喻一向认为,在学习跟写作这块,所有规定死了,不允许自由发挥的部分,必然就是最简单的部分。
比如中学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的定理、各种表达式就属于被规定死了的东西,没法自由发挥,所以拿满分相对容易。
所有文科类科目,什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这些课程,虽然也有标准答案,但很多题目是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的,考满分却是千难万难。所以看过这两篇文章之后,乔喻对于论文便已经有了一定认知。
无非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跟格式标准,把某个问题该如何解决详细的告诉大家。最后加一些参考文献,告诉大家我从哪里汲取的灵感就行了。似乎也不是太难。
无非是他获取灵感的方法是通过许多大佬在网上发的视频,到时候可能需要找一下具体内容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