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千千小说www.qbtxt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场史称“大饥荒”的灾难导致俄罗斯帝国全国约三分之一人口死亡,莫斯科街头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农民为求生纷纷逃亡,加入哥萨克或盗匪团伙,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权威。戈东诺夫试图通过发放救济金和粮食缓解危机,但政策执行不力反而加剧了混乱,民众将饥荒归咎于他的“篡位“,民间流言称其统治触怒了上帝。
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支持下,一名自称伊凡四世幼子德米特里的冒牌者(史称伪德米特里一世)于1604年秋率军入侵——也就是高务实下令额尔德木图出兵托木斯克的几乎同时。
这个名为格里高利奥特列皮耶夫的前修士深谙俄国政治缝隙,利用戈东诺夫的统治危机与贵族的不满,宣称将恢复留里克王朝正统。波兰提供的4000雇佣军与哥萨克部队成为其核心力量,而沿途对饥荒灾民的赈济使其迅速获得民众支持。
如无意外,到1605年1月,伪德米特里将在多布列尼奇村击败戈东诺夫的军队,俄军主力倒戈,沙皇本人则于同年4月突然暴毙(可能是遭到毒杀),其子费奥多尔二世继位仅两个月即被推翻。
此时的俄罗斯将陷入权力真空,伪德米特里在贵族内应下将于6月兵不血刃进入莫斯科,加冕为沙皇。但离谱的是,他颁布的第一道政令竟是割让斯摩棱斯克等领土给波兰,并计划迎娶波兰贵族之女玛丽娜姆尼舍克,这引发东正教神职人员与民众的强烈抗议。
同时,波兰军队在莫斯科的暴行——如洗劫教堂、强制天主教仪式——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到1606年5月17日,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将会发动兵变,伪德米特里被乱刀砍死,尸体遭焚烧后骨灰装入火炮射向波兰方向。
与此同时,瑞典也趁火打劫,于1604年出兵占领诺夫哥罗德等北方城市,试图控制波罗的海贸易路线。俄瑞战争的爆发使俄罗斯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而克里木汗国在南部边境的袭扰更分散了有限的军事资源。
国际格局的复杂性在于,波兰与瑞典的对抗不仅是领土争夺,更涉及宗教与霸权博弈——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企图通过扶持傀儡政权实现“波兰化”俄罗斯,而瑞典则与俄罗斯反对势力结盟以遏制波兰扩张。
如果这场危机没有因为高务实的干预而出现重大历史变化,那么其深远影响在后续十年持续发酵。伪德米特里的死亡并未带来稳定,因为波兰马上又扶持了第二个冒牌者(伪德米特里二世),其军队将于1608年兵临莫斯科城下,建立“图希诺营地”实施统治。